经验交流

经验交流

卫明副司长在监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2020-08-25

 

大家上午好!
今天,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在西安召开监理企业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化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借此机会谈几点意见。
首先是在线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建筑市场监管的信息公开是建筑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建筑市场信息化建设取得成效的标志是2012年启动的“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亦称“四库一平台”),近三年来点击率已经超过7亿次,目前有加速上升趋势。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开发了在线办公系统,就是全国所有建筑市场的管理人员都可以在线办公。同时,因为现在资质审批和业绩核查压力较大,我们又借助了遥感卫星进行业绩核查,做到足不出门完成业绩核查工作。为适应区块链的技术,加大了手机APP的开发,估计近期即将上线。这一系列动作无非是加大建筑信息化的步伐,通过从“四库一平台”起步,应用较多的是项目招投标资格审查、业绩核查。下一步,我们要将信息化与建筑业健康发展结合起来,建筑业已经从高速发展时期向质量效益发展转变,可能从增量发展到存量博弈,市场监管将更加要求透明,中国建造能力将更加突出。为此,我们可能重点发展在线工程,从项目启动、建设、营运就实行项目信息同步到线上去。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智能建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三部门近日已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在当前的形势下,更需要发挥建筑市场主体的作用,特别是监理“三控两管一协调”中的管理就包括信息化管理,将来监理可能会在信息化管理担当其大任,把现场和市场通过监理这项工作,将在线项目推动起来。
其次是监理的能力建设。监理的能力建设既是行业自身的要求,也是中国建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要提高监理能力首先要提高监理的信息化能力。当前监理企业的信息化有些是侧重企业管理ERP,有些侧重BIM的施工现场应用,大家基本上是处于蓄势待发阶段,与中国建造的智能化要求有差距。特别是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差距较大。当然推行BIM实现项目审批、施工许可、项目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全流程,需要打造监理信息化生态。但是,现在的BIM和二十年前的CAD情况是不一样的,当时是政府要求、设计牵头,多快好省推动起来的。现在不仅涉及行业内部性问题,还涉及与CIM的衔接、BIM的基础问题。但是,国家对新基建发展是很坚定的,工信部专门发布了新一轮的管理CIM,进一步部署城市信息化,交给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推动城市建设提质增效。因此,行业应当提高对BIM的认识。从行业内部来讲,监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较好实现工程质量的追溯性,产品的追溯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次新冠疫情,大数据的可追溯性能力特别强,很快就能查出来你去过哪个地方,没去哪个地方。但对主要材料进场的这些产品,我们的追溯能力还不够。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主要靠三个基础,一个是原材料设备基础,一个是设计基础,一个施工基础。这三个基础里面可追溯性差距较大的就是材料设备进场,往往这个时候监理只顾签字,没有考虑过材料设备,哪个单位生产的、什么时间生产的、哪个批次生产的,这就是提到的产品都要有很强的追溯能力,在关键环节里面体现差异化的监管。
还有一个监理信息网络文明建设——工程监测。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联动起来。比如说施工许可证的问题,用遥感卫星智能检测,昨天这个地方什么都没有,今天这个地方突然表现不一样,结合大数据查出是否有施工许可等。所以工程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我认为也是未来我们需要考虑的。
最后是如何推动传统行业数字化升级。首先信息化要不断适应监理行业自身的发展。行业对监理最大的问题就是定位问题,那么如何解决监理定位?最近,建筑市场监管司正对开展监理巡查制度征求意见,在监理巡查的过程中,对参与巡查的监理企业在数据化、信息化建设能力方面提出要求。要做监理巡查的企业,必须要有信息化建设,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参与巡查的监理企业本身是咨询服务,咨询服务的费用是市场化确定的,但是他是政府购买服务,与施工的最低价中标是两个概念,服务采用政府采购,它的费用是基本薪酬加奖金,在这个方面我们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总之,信息化管理、智慧化服务是监理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广大监理企业认清形势,加强信息化建设,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来源:中国建设监理协会   )